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

藥問101——預防骨質疏鬆

藥問︰甚麼疾病可導致骨質疏鬆?有何預防及治療方法?

解藥︰疾病、藥物、年齡、性別及生活習慣都是可以引致骨質疏鬆的因素。副甲狀腺可保持鈣平衡,當副甲狀腺過量時,便有骨質疏鬆危機;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(甲亢)亦會有影響。此外,如有慢性腎病及使用過量類固醇,也會使骨質流失。營養不良亦可致病,如減肥過量、控制飲食不當、攝取鈣及維他命D不足,骨質也會因而流失。
 

藥物方面,控制胃酸的PPI(質子泵抑製劑)可令胃酸減少,導致鈣的攝取受影響;個別利尿藥物通過排尿,則可增加鈣的排出,都會導致骨質疏鬆。而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、過量酒精攝取及缺乏運動,也會增加風險。此外,我們年紀愈大,骨質流失風險愈高。如女性在四十五歲或之前提早停經,因女性賀爾蒙減少,骨質流失速度加快,也加大骨質疏鬆的機會。
 

如要預防骨質流失,應於年輕時攝取更多鈣質及鐵質,盡量令骨密度增加。骨密度到達頂峰便難再增加,但成年後亦要適當補充,可循做運動及曬太陽來維持骨密度。五十歲以下的成年人,每日需攝取一千毫克鈣;當到了五十歲以上,則需攝取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毫克。一般而言,可從食物入手,只要適量補充奶、豆腐、豆奶、波菜、西蘭花、芝士或加鈣橙汁即可。
 

治療骨質疏鬆的方法之一為補鈣。但如果是慢性腎病患者,補鈣時要小心, 須在醫生監管下進行補鈣。更年期後,女性、長者或要長期服用激素(皮質醇)的人士,則要補充鈣片及維他命D。由於每次腸胃只可吸收五百至六百毫克鈣,體內鈣質過低時,每天應分開幾次服用,才可提高攝取量。 維他命D配合鈣片一起服用,可有助鈣由腸胃吸收。

(鳴謝: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周睿博士)

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

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25周年

藥物安全專題系列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