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

失鈣骨脆長者矮幾吋 17%人髖關骨折年內亡

失鈣骨脆長者矮幾吋 17%人髖關骨折年內亡


長者骨質急速流失,骨質疏鬆病人只要輕輕一跌,都可能出現「脆性骨折」。香港骨質疏鬆學會指出,若不盡快針對源頭處理,病人會繼續出現多次脆性骨折,例如脊椎像威化餅般「撳扁」,長者身高矮幾吋。而一旦跌到臀部髖關節骨折,可永久影響長者活動能力,日後或需以輪椅代步。

學會會董黃仕雄表示,成年人於65至70歲期間,女性特別於收經後,身體鈣質會高速流失,骨質密度下降,出現很多小孔,輕微撞跌就可致脆性骨折。50多歲「輕老族」跌倒時最普遍是出現手腕骨折,但對活動能力影響不大,不少人看跌打捽藥了事,其實是骨質疏鬆敲響第一次警號。再不處理,脊椎可能出現壓扁,長者愈來愈矮。最嚴重的是髖關節骨折,一份本地研究指,70%髖骨折病人走動能力衰退,16.2%髖骨折病人出院後要入老人院,17.3%人更於一年內死亡。

若及早把握治療時機,口服或注射藥物都可增加骨質密度,有效預防日後再骨折。不過坊間的鈣片和高鈣奶,只能補充日常鈣質需要及減慢流失,不能回復原已流失的骨質。他提議高危50歲以上人士,若跌一跌就感到關節痛,而且持續數周,應求醫治療骨折,及檢查是否骨質疏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